海康视频接入第三方平台的方法
海康威视的设备GB/T28181协议接入第三方平台时,需要在海康威视设备的配置界面,找到“平台接入”或者类似的菜单,协议类型选择“GB/T28181”,然后填写第三方平台的服务器IP地址、端口、服务器ID、设备ID以及密码等信息。配置完成后,设备会主动向平台发送注册信息,平台收到后即可进行视频的调阅和控制。
目前主流的网络摄像机、NVR、DVR都支持标准的RTSP协议,海康设备也不例外。通过RTSP协议,可以用视频播放器、浏览器插件、或者其它视频平台直接从海康设备获取实时视频流。海康威视设备的RTSP地址格式通常为:rtsp://[username]:[password]@[ip]:[port]/[codec]/[channel]/[stream]/av_stream,其中,用户名、密码、IP和端口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填写,channel表示通道号,stream表示码流类型(主码流或子码流)。
在将海康摄像头或录像机对接到第三方平台时,如果平台支持ONVIF协议,这通常是最便捷的接入方式之一。首先需要登录到海康设备的Web管理界面,在“网络”->“高级配置”->“集成协议”中,确保“启用ONVIF”选项是勾选状态。为了安全起见,建议单独为ONVIF协议创建一个独立的用户,并赋予其“操作员”级别的权限,而不是直接使用管理员账户。
海康设备的主码流分辨率高、码率大,主要用于本地存储和高清预览;子码流分辨率低、码率小,主要用于远程访问和多画面预览。当第三方平台通过公网拉取视频流时,如果带宽不足,直接拉取主码流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卡顿和延迟。因此,在配置平台拉流地址时,应根据实际网络情况和业务需求,合理选择主码流或子码流,以保证视频的流畅性。
海康威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设备网络SDK,供开发者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视频接入、云台控制、录像回放等功能。通过调用SDK中的接口函数,如NET_DVR_Login_V30进行设备登录,NET_DVR_RealPlay_V40进行实时预览,开发者可以将海康设备的视频无缝集成到自己的应用平台或管理软件中。这种方式虽然开发成本较高,但灵活性和可控性最强。
对于部署在内网且没有固定公网IP地址的海康设备,要接入到公网的第三方视频平台,会遇到网络穿透的问题。海康为此提供了“萤石云”服务和Ehome协议(也称ISUP协议)。设备通过Ehome协议主动注册到公网的接入**服务器,平台再通过接入**与设备建立连接,从而解决了NAT穿透的难题,实现了公网对内网设备的访问。
部分第三方视频管理平台在接入海康设备时,可能会出现只有图像没有声音的情况。这通常是因为平台在拉取RTSP流时,默认只请求了视频流而没有请求音频流。需要在平台的设备接入配置中,明确启用音频,或者在获取RTSP地址时,确保使用的是包含音视频的复合流地址。同时,也要检查海康设备本身是否已经开启了音频采集功能。
当使用H.265编码格式的海康摄像头接入只支持H.264解码的第三方平台时,就会出现平台无**常播放视频(可能表现为黑屏或提示不支持的编码格式)的问题。解决方法有两个:一是将摄像头的视频编码格式从H.265修改为H.264;二是升级第三方平台,使其支持H.265视频流的解码。
海康NVR(网络硬盘录像机)本身作为一个设备,也可以通过GB/T28181或ONVIF协议接入到上级的大型综合管理平台。在这种级联模式下,上级平台不仅可以获取NVR自身的管理信息,还可以通过NVR获取其下联的所有IPC(网络摄像机)的视频流和通道信息,实现对整个前端监控系统的统一管理。
在配置海康设备接入平台时,网络校时是一个容易被忽略但非常重要的环节。如果设备的时间与平台服务器的时间不同步,可能会导致录像检索不准确、时间戳错误、甚至某些认证协议失败等问题。因此,建议在设备配置中启用NTP(网络时间协议)功能,并将其指向一个可靠的时间服务器,确保设备时间的精确性。
上一篇:连手机上的监控一般怎么实时观看
上一篇:海康威视指纹门禁密码忘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