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1080P无线带宽要求
影响一台摄像机上传的带宽,最主要的参数就是码流。以1080P的摄像机为例,实时码流通常是4Mbps,也就是说,一台1080P的摄像机,就需要4M的上行带宽。如果要保证远程访问的流畅,就必须要保证上行带宽足够。
1080P分辨率的摄像头,如果是H.264的编码标准,码流一般是4M,也就是说,一个摄像头就需要4Mbps的上传带宽,如果是2个,就需要8Mbps,以此类推。如果是H.265的编码标准,码流减半,1080P的摄像头,码流一般是2M,一个摄像头就需要2Mbps的上传带宽。
网络摄像机所需带宽的计算公式为:带宽=码流×摄像机路数。例如,一个项目安装了30个1080P的网络摄像机,采用H.265编码格式,码流大小为3Mbps,那么项目所需的核心交换机上传口的带宽至少为:3Mbps×30=90Mbps。考虑到网络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实际需要的带宽要比理论值更大。
监控上传带宽,主要指的是从本地监控设备(如NVR或摄像头)到外网的上传速度。我们平时办理的宽带业务,比如100M光纤,通常指的是下行带宽,而上行带宽往往要小得多,可能只有10M甚至更低。对于远程监控而言,上行带宽才是决定画面是否流畅的关键。
监控摄像头的码流是可调的,并非固定值。1080P的摄像头,在H.264编码下,默认码流一般在4Mbps左右。如果画面变动剧烈、色彩复杂,实际码流可能会瞬间增高。反之,如果画面静止,码流则会降低。因此,在计算带宽时,通常会按摄像头的码流上限来计算,并预留一定的冗余。
子码流是相对于主码流而言的,主码流用于本地存储,保证录像的清晰度,码流较高。而子码流主要用于网络传输,特别是远程预览,分辨率和码流都比较低,比如CIF或者D1分辨率,码流通常在512Kbps到1Mbps之间。使用子码流进行远程观看,可以大大降低对带宽的要求。
对于无线监控系统,无线路由器的性能至关重要。标称300M的无线路由器,其理论传输速率是300Mbps,但实际的有效吞吐量往往只有理论值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也就是100-150Mbps左右。同时,无线信号会受到墙体、距离、其他无线设备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可用带宽会进一步下降。
在H.265编码技术下,1080P全实时(25帧)的摄像机码率大约在2-3Mbps。如果一个小型商铺安装4台这样的摄像机,那么所需的总上传带宽就是4 x 3Mbps = 12Mbps。因此,用户在选择宽带套餐时,需要确保其上行速率至少能满足12Mbps,才能保证所有摄像头都能流畅地进行远程预览。
我们通常所说的1080P,是指画面的分辨率为1920×1080,像素点约为200万。影响其占用带宽大小的因素,除了分辨率,还有视频编码方式(如H.264、H.265)、帧率(FPS)、画质设置等。同样的1080P分辨率,25帧的帧率会比15帧的帧率占用更多带宽。
要实现流畅的1080P远程视频监控,关键在于监控设备所在网络的“上行带宽”。例如,您在办公室想看家里的摄像头,那么决定流畅度的是您家里宽带的上行带宽。如果家里是100M的宽带,其上行带宽可能只有20M,那么理论上最多支持5路4M码流的1080P摄像头同时被远程访问。
上一篇:视频监控系统中跨网段取流
上一篇:天然气报警器和自闭阀怎么接线